|
|
|
|
|
|
|
|
|
|
新聞動態(tài) |
傳統(tǒng)小磨香油工藝
香油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(diào)味品之一,可以讓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味可口,多用于涼拌、拌餡、拌面等用途。但是目前有許多商家為了利潤往往在勾兌香油的過程中,超量使用了香油精,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(tǒng)和呼吸系統(tǒng)造成影響,嚴重的可能會引起腹瀉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等癥狀。因此選擇香油時要認準品質(zhì),吃得好生活才會更有滋味。
讓我們看一下地道的傳統(tǒng)工藝小磨香油是如何做成的。
水代法生產(chǎn)原理 水代法在油脂制取中是較為特殊的一種方法,其原理與壓榨法、浸出法均不相同。此法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對水和油的親和力的不同,以及油水之間的密度差,經(jīng)過一系列工藝過程,將油脂和親水性的蛋白質(zhì)、碳水化合物等分開。芝麻種子的細胞中除含有油分外,還含有蛋白質(zhì)、磷脂等,它們相互結(jié)合成膠狀物,經(jīng)過炒籽,使可溶性蛋白質(zhì)變性,成為不可溶性蛋白質(zhì)。當加水于炒熟磨細的芝麻醬中時,經(jīng)過適當?shù)臄噭?,水逐步滲入到芝麻醬之中,油脂就被代替出來。
工藝流程
芝麻→篩選→漂洗→炒籽→揚煙→磨醬→兌漿攪油→振蕩分油→毛油處理→小磨香油
(1)篩選:清除芝麻中的雜質(zhì),如泥土、砂石、鐵屑等雜質(zhì)及雜草籽和不成熟芝麻粒等。篩選愈干凈愈好。
(2)漂洗:用水清除芝麻中與芝麻大小差不多的泥土、微小的雜質(zhì)和灰塵。將芝麻漂洗浸泡1-2小時,讓芝麻均勻地吃透水分。浸泡后的芝麻含水量為25%-30%。將芝麻瀝干,再入鍋炒籽。若芝麻尚濕就入鍋炒籽,容易掉皮。浸泡有利于細胞破裂。芝麻經(jīng)漂洗浸泡,水分滲透到完整細胞的內(nèi)部,使凝膠體膨脹起來,再經(jīng)加熱炒籽,就可使細胞破裂,油體原生質(zhì)流出。
(3)炒籽:采用直接火炒籽。開始用大火,此時芝麻含水量大,不會焦糊;炒至20分鐘左右,芝麻外表鼓起來,改用文火炒,炒制過程均勻翻炒,使芝麻熟得均勻。炒熟后,往鍋內(nèi)潑炒籽量3%左右的冷水,再炒1分鐘,芝麻出煙后出鍋。潑水的作用是使溫度突然下降,讓芝麻組織酥散,有利于磨醬,同時也使窩煙隨水蒸氣上揚。炒好的芝麻用手捻即出油,呈咖啡色,牙咬芝麻有酥脆均勻、生熟一致的感覺。這里值得一提的是,專為食用的芝麻醬要用文火炒籽,而專提取小磨香油的芝麻要火大一些,炒得焦一點。
炒籽的作用主要是使蛋白質(zhì)變性,利于油脂取出。芝麻炒到接近200℃時,蛋白質(zhì)基本完全變性,中性油脂含量最高,超過200℃燒焦后,部分中性油脂溢出,油脂含量降低。此外,在對漿攪油時,焦皮可能吸收部分中性油,所以,芝麻炒得過老則出油率降低。炒籽生成香味物質(zhì),只有高溫炒的芝麻才有香味。高溫炒籽后制出的油,如不再加高溫,就能保留住濃郁的香味。這就是水代法取油工藝的主要特點之一。
(4)揚煙:出鍋的芝麻要立即散熱,降低溫度,揚去煙塵、焦末和碎皮。焦末和碎皮在后續(xù)工藝中會影響油和渣的分離,降低出油率。出鍋芝麻如不及時揚煙降溫,可能產(chǎn)生焦味,影響香油的氣味和色澤。
用傳統(tǒng)石磨磨醬,電動石磨替代人力,現(xiàn)林石磨香油石磨機組采用先進的物料運輸方式保障了芝麻不破碎,省時省力高效便捷
(5)磨醬:將炒酥吹凈的芝麻用石磨磨成芝麻醬。芝麻醬磨得愈細愈好。把芝麻醬點在拇指指甲上,用嘴把它輕輕吹開,以指甲上不留明顯的小顆粒為合格。磨醬時添料要勻,嚴禁空磨。石磨轉(zhuǎn)速以每分鐘30轉(zhuǎn)為宜,石磨的磨紋很講究?,F(xiàn)林石磨獨有的白石特點耐磨耐熱耐高溫,連續(xù)工作性強,極限連續(xù)24小時工作,單次修磨產(chǎn)量高,直徑100cm的白石磨修磨產(chǎn)量高達20萬斤,白石磨盤5年防裂質(zhì)保。
磨醬的作用:炒籽后,內(nèi)部油脂聚集,處于容易提取的狀態(tài)(油脂粘度也降低了),經(jīng)磨細后形成漿狀。由于芝麻含油量較高,出油較多,此漿狀物是固體粒子和油組成的懸浮液,比較穩(wěn)定,固體物和油很難通過靜置而自行分離。因此,必須借助于水,使固體粒子吸收水分,增加密度而自行分離。
磨醬要求愈細愈好,這有兩個目的:一是使油料細胞充分破裂,以便盡量取出油脂;二是在對漿攪油時使水分均勻地滲入芝麻醬內(nèi)部,油脂
關(guān)鍵的出油過程,采用傳統(tǒng)的水代法將香油置換出來,現(xiàn)林石磨研制的多功能不銹鋼晃油機操作方便,出油效率高
(6)兌漿攪油:用人力或離心泵將芝麻醬泵入攪油鍋中,芝麻醬溫度不能低于40℃,分4次加入相當于芝麻醬重80%-100%的沸水。
第一次加總用水量的60%,攪拌40-50分鐘,轉(zhuǎn)速30轉(zhuǎn)/分。攪拌開始時芝麻醬很快變稠,難以翻動,除機械攪拌外,需用人力幫助攪拌,否則容易結(jié)塊,吃水不勻。攪拌時溫度不低于70℃。到后來,稠度逐漸變小,油、水、渣三者混合均勻,40分鐘后有微小顆粒出現(xiàn),外面包有極微量的油。
第二次加總用水量的20%,攪拌40-50分鐘,仍需人力助拌,溫度約為60℃,此時顆粒逐漸變大,外部的油增多,部分油開始浮出。
第三次約加總水量的15%,,仍需人力助拌約15分鐘,這時油大部分浮到表面,底部漿成蜂窩狀,流動困難,溫度保持在50℃左右。
最后一次加水(俗稱“定漿”)需憑經(jīng)驗調(diào)節(jié)到適宜的程度,降低攪拌速度到10轉(zhuǎn)/分,不需人力助拌,攪拌1小時左右,又有油脂浮到表面,此時開始“撇油”。撇去大部分油脂后,最后還應(yīng)保持7-9毫米厚的油層。
兌漿攪油的作用:兌漿攪油是整個工藝中的關(guān)鍵工序,是完成以水代油的過程。加水量與出油率有很大關(guān)系,適宜的加水量才能得到較高的出油率。這是因為芝麻醬中的非油物質(zhì)在吸水量不多不少的情況下,一方面能將油盡可能代替出來,另一方面生成的渣漿的粘度和表面張力可達最優(yōu)條件,振蕩分油時容易將包裹在其中的分散油脂分離出來,撇油也易進行。如加水量過少,麻醬吸收的水量不足,不能將油脂較多地頂替出來,且生成的渣漿粘度大,振蕩分油時內(nèi)部的分散油滴不易上浮到表面,出油率低。如加水量過多,除芝麻醬吸收水外,多余的水就與部分油脂、渣漿混合在一起,產(chǎn)生乳化作用而不易分離,同時,生成的渣漿稀薄,粘度低,表面張力小,撇油時油與渣漿容易混合,難以將分離的油脂撇盡,因此也影響出油率。
加水量的經(jīng)驗公式如下: 加水量=(1-芝麻醬含油率)× 芝麻醬量×2
加水量除與芝麻醬中的非油物質(zhì)量直接有關(guān)外,還與原料品質(zhì)、空氣相對濕度等因素有關(guān)。
(7)振蕩分油、撇油:經(jīng)過上述處理的溫麻渣仍含部分油脂。振蕩分油(俗稱“墩油”)就是利用振蕩法將油盡量分離提取出來。工具是兩個空心金屬球體(葫蘆),掛在鍋中間,浸入油漿,約及葫蘆的1/2。鍋體轉(zhuǎn)速10轉(zhuǎn)/分,葫蘆不轉(zhuǎn),僅作上下?lián)魟樱仁拱诼樵鼉?nèi)的油珠擠出升至油層表面,此時稱為深墩。約50分鐘后進行第二次撇油,再深墩50分鐘后進行第三次撇油。深墩后將葫蘆適當向上提起,淺墩約1小時,撇完第四次油,即將芝麻渣放出。撇油多少根據(jù)氣溫不同而有差別。夏季宜多撇少留,冬季宜少撇多留,借以保溫。當油撇完之后,麻渣溫度在40℃左右。
(8)毛油處理:撇出的毛油計量后送入油罐儲存,靜置沉淀10天以上。成品油過濾、檢驗合格后即可分裝。油渣從罐底孔放出,經(jīng)離心分離,油液在下一鍋兌漿時加入,收集油渣待用。
現(xiàn)林石磨,小磨盤里的大世界,傳承古法,鑿制精品,期待與您攜手,開啟健康新生活!
章丘市現(xiàn)林石磨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開發(fā)有限公司
電話:趙經(jīng)理15634801588
官網(wǎng):www.sdbrcm.com
章丘市現(xiàn)林石磨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開發(fā)有限公司
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(qū)刁鎮(zhèn)時東村村委東
|
|
|